溫度和容積的選擇對氣候試驗箱重要性
氣候試驗箱濕度範圍的選擇
國內外環境試驗箱給出的濕度指標大都是20~98%RH或30~98%RH,如果氣候試驗箱沒有除濕係統,則濕度範圍為60~98%,這一類試驗箱隻能做高濕試驗,但它的價格低得多。值得注意的是在濕度指標後麵應該注明相應的溫度範圍,或給出zui低露點溫度。因為相對濕度是與溫度直接相關的,對於同樣的含濕量,溫度越高,相對濕度就越小,如含濕量為5g/Kg(指1公斤幹空氣中含有5克的水蒸汽),當溫度為29℃時,相對濕度為20%RH,溫度為6℃時,相對濕度為90%RH,當溫度降至4℃以下,相對濕度超過100%,在箱體內會出現結露現象。實現高溫、高濕隻需要往箱體空氣中噴水蒸汽或霧化的水珠,進行加濕。低溫低濕則相對難於控製,因為此時的含濕量很低,有時比大氣中的含濕量低很多,需要對箱體內流動的空氣除濕,使空氣變得幹燥。目前國內外絕大多數的溫濕度箱都采用製冷除濕的原理,是在箱體的空氣預調室內加一組製冷光管。
當濕空氣經過冷管時,其相對濕度會達到100%RH,因空氣飽和在光管上結露,使空氣變得更幹燥。這種除濕方式理論上可達到零度以下的露點溫度,但是當冷點表麵溫度到達0℃時,光管表麵結露的水滴會結冰,從而影響光管表麵的熱交換,使除濕能力下降。又因為箱體不可能密封,大氣中的濕空氣會滲入到箱體內,使露點溫度回升。另一方麵,在光管間流動的濕空氣隻是在和光管(冷點)接觸的瞬間達到飽和狀態而析出水蒸汽,因此這種除濕方法很難使箱體內的露點溫度在到0℃以下。
氣候試驗箱容積的選擇
將被試產品置入氣候試驗箱進行試驗時,為了保證被試產品周圍氣氛能滿足試驗規範所規定的環境試驗條件,氣候箱工作尺寸與被試產品外廓尺寸之間應遵循以下幾點規定:
1.被試產品的體積(W×D×H)不得超過試驗箱有效工作空間的(20~35)%(推薦選用20%)。對於在試驗中發熱的產品推薦選用不大於10%。
2.被試產品的迎風斷麵積與該斷麵上試驗箱工作室總麵積之比不大於(35~50)%(推薦選用35%)。
3.被試產品表麵距試驗箱壁的距離至少保持100~150mm,(推薦選用150mm)。
恒溫恒濕試驗箱上述三點規定實際上是相互依存和統一的。以1立方米正方體箱子為例,麵積比為1:(0.35~0.5)相當於體積之比為1:(0.207~0.354)。距箱壁100~150mm相當於體積之比為1:(0.343~0.512)。總括上述三點規定,氣候環境試驗箱的工作腔容積至少應是被試產品外廓體積的3~5倍。
作出這種規定的理由是因為被試驗件置入箱體後擠占了流暢的通道,通道變窄將導致氣流流速的增加。加速氣流與被試驗件之間的熱交換。這與環境條件的再現不符,因為在有關標準中對涉及溫度環境試驗都規定試驗箱內試驗樣件周圍的空氣流速不應超過1.7m/s,以防止試驗樣件和周圍氣氛產生不符合實際的熱傳導。在空載時試驗箱內平均風速為0.6~0.8m/s,不超過1m/s,滿足以上兩點要求所規定的空間及麵積比時,流場的風速可能增大(50~100)%,平均zui高風速為(1~1.7)m/s。滿足標準規定的要求。如果氣候試驗箱中不加限製地加大試驗件的體積或迎風斷麵積,則實際試驗時氣流風速將增大到超出試驗標準所規定的zui高風速,其試驗結果的有效性將受到懷疑
- 上一篇:電磁流量計注意事項
- 下一篇:上海糖心VLOG官网入口地址告訴您什麽是試驗機